时间:2022-09-03 18:05:04 | 浏览:421
最近做年度总结,对相机做了很多介绍。其中有不少新手留言,对现在相机的种类还没有搞清楚,比如最典型的是单电、无反、微单到底是啥关系?对大家的点菜,今天老狼就做一篇普及的文章。
怎么买相机?先做个小测试:
1.有无装逼的需求?
有——请直接购买徕卡
无——继续向下
2.有无高画质的需求?
无——手机
有——继续向下
3.有无更换镜头的需求?
无——民用消费级旗舰机
有——继续向下
4.有无便携的需求?
有——无反
无——单反
按照道理说,这些知识在各位买相机之前就应该搞清楚的,然而从很多人的留言中看情况并不是这样。对相机的种类特点并不了解,以至于在推荐过程中感到费劲,所以老狼才有了做一篇文章,把这件事说清楚。
无反和微单:克隆
无反和微单的关系,老狼觉得是最容易说清楚的。
它们根本就是同一个产品。
在此之前,无反相机叫法很乱,例如紧凑系统相机、无反光系统相机、数码单镜头无反相机、数码可更换镜头系统相机。直到2015年7月23日,美国消费电子协会(CEA)实在看下不去了,于是宣布了一套新的相机术语及数码成像相关名称规范,这才有了无反相机,各大厂商也欣然接受,唯独索尼是个例外。
在索尼公司的中国官方网站上,“微单”一词的右上角,被打上了“TM”标志。据了解,“TM”为英文“商标”一词“trademark”的缩写,意为商标标识。根据查询,2010年6月9日,索尼公司对于“微单”一词,在摄像机等商品类别上申请了注册商标。说白了,索尼早就是告诉大家,“微单”这个名字以后就是老子独占了,你们都不许叫,否则乖乖交保护费。
索尼:听说一个叫小蚁的微单?可交保护费?
小蚁:“小蚁微单”是品牌,“微单”只是商标。
网友:中文博大精深,这个擦边球打的漂亮!
单反和无反:父子
单反的特点就在“单”和“反”上。所谓“单”,就是单镜头取景成像(相对于双反、旁轴等相机),而“反”体现了这种相机和其他相机产品的本质差异。
在单反的内部结构中,有一个反光镜和用于反射各种光线的五棱镜,这些将外部光线通过物理反射送达取景器的反光镜和五棱镜(或五面镜)成为单反相机取景的主要部件,也是单反与无反相机的最大差别。通过镜面反射最终让人眼能够在相机的取景器中观察到被摄物体,这种取景器被称作光学取景器。是否拥有光学取景器也可以认为是单反与无反相机的差异之一。
没有了反光板,如何实现取景呢?在取消反光板之后,光线可直接照射到感光元件上,无反相机通过实时读取感光元件的图像数据实现在相机后背液晶屏上取景。这种直接使用感光元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子信号并实时输出到屏幕上的取景方式就是电子取景。当然了,单反相机现在普遍具备实时取景功能,2006年发布的奥林巴斯E-330就是头一个吃螃蟹的。
如果以后你想出去吹牛逼的话,要记得松下,虽然现在活得很简单,它绝对是无反相机市场的元老,史上第一款单电就是松下在2008年推出的LUMIX G1,当时售价6000元,不过没什么人敢买。
无单将来会取代单反?这个话题在摄影圈讨论很久了。即便今天,老狼依然认为不会。完全是分开两条线去发展,而不是谁取代谁,谁灭了谁。无反的优势是轻巧,便携,画质接近单反。单反的优势是反应快,在复杂光线条件、严酷环境下拍摄,单反不可替代,还有丰富的镜头和配件资源,这方面大家就别较劲了。
单电和单反:私生子
为什么说索尼是黑科技之父呢?因为它总是在别人脑子僵化的时候,整出一点新花样。
2010年,索尼就对原反相机的结构进行了改造,首先在保留反光板的前提下去除了上方的五棱镜,反光板改用半透明半反射材料,当被摄物体光线入射后,一部分光线可被反射到对焦系统,另一部分则直接透射到感光元件上,进而实现电子取景。另外这块半透反光板是固定结构,按下快门时无需再抬起反光板,因为反光板本身就透光。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单电(索尼独此一家)。
这些年对于单电相机是否有必要存在,争议很大。 半透镜的存在用以解决相机对焦问题。这是早期传感器相位对焦技术还不成熟时索尼的解决方案。诚然,半透镜的确让单电在对焦和连拍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但别忘了对画质的影响。半透镜导致进光量降低,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相机的高感控噪以及低感光度下的宽容度。
就在一度被市场遗忘的时候,索尼今年发布了A99 II,给人感觉不死鸟回来了(仿佛看到了“姨夫”的微笑)。既有高像素也有高速连拍性能,秀了一把肌肉,仅此而已。
旁轴和单反:祖孙
BBC的《摄影天才》中介绍了徕卡旁轴的设计理念:取景器位于机背的左上角,让摄影者用右眼取景的同时不妨碍左眼始终观察前方发生的事情。
更重要的就是旁轴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取景器是不会黑屏的,因此旁轴又被授予了“所拍即所见”的美称。这个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旁轴相机的取景和成像不在同一个光轴上,这个结构决定了看到的,未必就是拍到的(近距离拍摄视差尤其大),而单反相机才是真正的所见必所得。
和单反相比,旁轴相机没有反光镜,所以厚度小了(偷拍很隐蔽),机震减轻了。由于对焦基线的原因和没有反光镜的限制,所以法兰距很短,广角镜头可以非常贴近传感器,所以广角和标准焦距是它的强项,镜头焦距极限为135mm,无法使用微距镜头。单反就没这个限制。
也正是由于结构上的不同,所以它们的摄影态度不同,旁轴是想好了拍,单反则是看准了拍。
最后用一张表来总结一下
PS:看完是否搞懂了呢?有疑问欢迎大家留言。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狼族视觉(ilangzu)
时光如梭白驹过隙,转眼间2021年已经进入到了尾声。今年可以说是影像行业大年,各大品牌或推出旗舰机型,或对明星机型进行了重大升级。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年度十大重磅机型,如果打算买相机就从这里挑。适马fp L——最轻巧全画幅机型今年3
一加9系列手机的「一加|哈苏手机影像系统」自发布以来,受到了诸多摄影爱好者和用户的好评。而「哈苏专业模式」则为专业用户留下更自由多发挥空间。「哈苏自然色彩优化」能轻松拍出色彩自然丰富哈苏味十足的照片。
相信点进来这篇文章的小伙伴们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买相机的需求和打算了吧!想买相机应该考虑哪些方面?有很多人都没想到的几点,今天咱们就来一起聊一聊。是日常出门去玩儿拍拍照就行了,还是想用相
说实话,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码圈的那些V,开口闭口就是尼康,也不知道是因为恰了饭,还是被尼康感动了。站在从业者角度,尼康的确变了,变得了解用户了,变聪明了。从618全套营销,推Z5。
最近,笔者的朋友想要购买一款全画幅微单相机,主要用途就是旅行时拍摄所见所闻。经过一番挑选,佳能EOSR6和索尼A7M3进入了最终的决赛圈。面对两款定位相近的产品,朋友犹豫不决难以选择。其实他的情况很具有代表性,很多摄影爱好者在面对这两款机
玩摄影这些年,看过太多人购买的第一台相机,即是最后一台相机,原因很简单,失去了升级的动力,也许没有时间,也许从摄影中没有找到乐趣。但我相信,看这篇文章的大部分人,。这篇文章的初衷,并不是好玩,而是深思。
虽然因为智能手机的冲击,相机市场已经从之前的百家争鸣变成了现在的曲高和寡,相机的种类也不如之前多了,但是以价格来区分的话还是提供给了消费者尽可能多的选择空间。并且虽然机型种类少了,但是随着影像科技的不断进步,现在即使是售价低廉的机型也有着不。
进入2021年,市场上的相机类型更加令人眼花缭乱,面对如此多的相机,您是否有点不知所措。从随拍者到初学者,从冒险爱好者再到专业人士,不同的摄影需求就要选择不同的相机型号,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把资金用在最适合自己的相机上。
在六月底,尼康发布了全新的Z30微单相机。这款APS-C画幅的微单相机主打的小巧、轻便,所有有着极佳的便携性,同时在外观上也有几分复古味道。现在很用户选购微单相机,特别是女性用户,在选购相机时,除了看重参数外,颜值是很重要的选购标准。所以,
外形时尚精致的微单相机,搭载了大尺寸的图像传感器以及强大的对焦系统,因此无论是画质表现还是对焦速度上要远强于拍照手机。如果你需要一台画质高、对焦快的拍照设备,那么下面这些超值微单的表现要远。而一些高性价比微单的价格甚至不到主流拍照手机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