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6 17:36:53 | 浏览:1120
“呼伦贝尔大草原,白云朵朵飘在我心田……”美妙的旋律和悠扬的歌声拉近了人们和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距离,越来越多人因此喜欢并憧憬壮丽草原的无边风情。而当一幅幅关于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的光影佳作呈现在眼前的时候,人们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的认识更加充分、印象也更加深刻。如果说一首草原歌曲为世人揭开了呼伦贝尔草原神秘的面纱,绝美的摄影作品则是让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这颗耀眼的七彩珍珠走向了万众瞩目的世界舞台。
对于内蒙古大兴安岭人来说,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的墨绿色、林区小镇清晨的缕缕阳光和袅袅炊烟、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永远存在记忆的最深处,历久弥新。而那些风格各异的采撷自内蒙古大兴安岭的影像,每每唤起人们对美好乡愁的留恋。时序更替,华章日新,植被更加茂密,林木更显葱郁,儿时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如今随处可邂逅,曾经木材堆积如山的储木场被各类公园、旅游景区所取代……这一切的变化都实在出乎意料而又令人振奋。
特别是近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响应国家号召,伐木工人转变为护林工人。他们深深扎根在大兴安岭,无畏艰辛,经过数年忘我的工作和努力完成了神圣使命,把最美的林区展示在镜头前。摄影不仅呈现如今的美好现实,也以这些森林的守护者、建设者为主角留存历史,让人们看到时代进步给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影像的力量,这份坚守和美好得以传递,越来越多摄影人走进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表现森林、生态之美,被定格、被传扬。
在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林区新画卷中,展示生态多样性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醉心生态的摄影人将视觉表现手法、技术技艺和尖端器材最大化地结合,极致表达出森林自然生态的丰富性,呈现地理环境之美、风土人情之美、生产劳动之美、生物多样之美。影像成为公众了解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媒介,甚至成为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今年正值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70周年,在新时期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务林人守护好绿水青山的“颜值”,利用好金山银山的“价值”,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在这一过程中,摄影也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交出了可圈可点的“缤纷答卷”。(内蒙古森工集团 供稿)
“绿色兴安 千里画卷”内蒙古大兴安岭摄影大展
入展作品选登
■ 评委推荐
森林雾瀑 刘兆明 摄
点评:林海莽莽,绿意蓬勃。作者不仅借逆光勾勒出挺拔的树木,而且描摹出如瀑般的雾气和光线,丁达尔效应赋予森林景观神圣而静谧的氛围。高视角俯拍之下,壮阔森林更显气势,一幅“以绿为底色”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线云强(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主席)
秋雪初霁 李照利 摄
别有洞天 郭平义 摄
阿尔山天池 黄波 摄
勇敢的鄂伦春(组照之一) 杜春森 摄
赶山归来 王玉成 摄
森林消防(组照之一) 张金河 摄
湿地美景 吴长虹 摄
林间步道 陈伟 摄
领鹿人 詹东阳 摄
绿色通道 郭桂香 摄
探秘嘎仙洞 江绪鹏 摄
白鹿岛 饶穆超 摄
家园 王凤莲 摄
大兴安岭长尾林鸮 嘎巴特尔 摄
迁徙 张继岭 摄
夕阳相思谷 孟庆国 摄
巨龙腾飞 国立军 摄
泰加林风骨 李晶 摄
培育种苗收获(组照之一) 常青 摄
静静的阿尔山 林漫 摄
寒夜 张兴智 摄
清澈无瑕的眼睛 陈伟宏 摄
战火魔 韩锡波 摄
林场新貌 史铭 摄
翱翔 麻寿宝 摄
■ 闲话大展
为摄影擦亮生态文明的底色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生态摄影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此类照片也因展示出自然生态的丰富、美好而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成为各类摄影展览活动的重要内容。
与其他类别的摄影相比,生态题材往往需要摄影者深入雪原、森林、沙漠、湿地等人迹罕至的地方,在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的极大挑战下,用镜头记录自然生态原貌和野生珍稀物种,向公众再现更多自然风光和可爱生灵,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觉醒。因此,许多摄影人执着于向外寻找少为人知的地点、殊异的景观。但事实上,我们更应当向内找风景,理解并思考自然和人的关系,以生态为底色表现中国的美丽。中国林业生态摄影协会主席、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陈建伟认为:“生态摄影追求的绝不是表面呈现或简单叠加,其追求的核心在于从生态角度建立一种摄影理念。生态摄影本质上强调的是‘关系’,这种‘关系’是用摄影手段来反映的。当然,要反映这个‘关系’就必然包含拍摄者对生态关系的认识、理解和思考,反映出拍摄者内心与客观生态之间的情感。”
尊重自然,理解自然,可以说是生态摄影的前提。照片所包含的知识和信息,要是科学的、符合自然规律的,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美,有意无意地影响客观真实。但与此同时,画面信息要被观者准确读取,视觉吸引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方面来自摄影技术的应用,不拘泥于传统表现样式,创意性地将慢门、多重曝光、推拉摇移等种种摄影手段与表现对象恰如其分地嫁接,扩充对生态题材的视觉表达。另一方面,美感也往往来自对拍摄对象的了解和观察。只有对主题和对象有足够的认识,我们才能截取其最为动人、最有传播价值的一瞬,甚至用敏锐的眼光发现有趣的图案、组合、形状、形式和纹理。
守护自然,师法自然,则体现了生态摄影的更高追求。生态是物种与物种、物种与其生存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的范围从微观生物到宏观世界,人是地球生物圈的一分子,当然也在其中。我们可以讲述生物之间关系的知识和故事,也可以直观展现守护自然生态的行动,乃至损害的现象。摄影能够及时、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记录社会变革过程中生态的变化,引起当代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把我们认识生态的轨迹留给后来人。这也是时代赋予摄影的历史使命。
生态摄影的目的不只是呈现美感吸引眼球,而更应注入个人对生态的认知、对摄影的探索。可以说,生态摄影追求的不仅是画中之景,更是画外之意。(文/杨依依)
今天摄影自学班,通过一组照片,帮大家解析“那么几个”规律中的一个。用12张优秀照片,总结1条摄影技巧,解析好照片背后的规律好看的摄影作品,千变万化,背后的规律,其实就那么几个。好似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你会发现,啊,原来如此。
2021年12月1日上午,失联3天的摄影师鹿道森找到了。我们没有迎来一张充满阳光的笑脸,相反,他安静地躺在那里,没有了呼吸。生前,他在微博中写道:“无需为他立碑,只愿玫瑰年年为他盛放。”翻着他的微博,阅读他留给世界的文字,事情的真相,这才渐
昨天,旅行君浏览网页,看到Agora图像(一款APP)举办的的一个摄影奖评选,主题是“Small 2019”。而推送的头图,就是这张,感觉一下子就被镇住了。可是细看之下,又总觉得哪有点不对劲。虽然主题是“小”。但旅行君浏览了一下入围的作品,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应该怎么去做呢? 新手不知道应该去了解哪些内容,下面就跟我一起来看看,让你变成专业的摄影师。相机常识了解相机的工作方式和基本的原理(例如光线、曝光、对焦、景深、视角),并且知道如何避免常见的摄影错误,例如过度曝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给你介绍一些技巧来帮助你提高摄影能力,无论你是刚开始摄影还是已经学习摄影很长时间,这些技巧都可以帮助你提升摄影水平。 1、拍照前与被拍摄对象交流 在拍摄前与被拍对象进行交流,不要因为时间比较紧张就直接进行开拍,这样
对于初学摄影的人来说不断学习各种摄影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能帮助你拍出好照片,而去学习各种基础摄影知识也是入门的前提。今天给大家讲讲比较初级的14个摄影技巧,这对新手来说很有益。 一、 最佳的变焦镜便是你自己的脚经常有人在后台留言,让我推
这7句摄影口诀,包含几乎所有构图技巧,好记好用摄影中,突出主体的方式有很多,有运用色彩,有运用虚实。通过构图,来突出主体,是很常用的摄影技巧。构图是基础,掌握基础,能帮我们开阔思路。摄影自学班,总结7句口诀,囊括了常见的构图方式,介绍怎么通
看够了山山水水,可以学习拍摄一些有趣的照片,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拍摄出来,方法也都很简单,摄影自学班,这篇教程介绍12个拍出趣味的技巧,你可以模仿着用起来。一、人和物体的借位。人和物体借位拍摄,可以形成特殊的拍摄效果,比如像上图这样,利用近大
尽管受到全球芯片短缺、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2021 年的新产品并不多,但是各大厂商还是推出了一些旗令人耳目一新的摄影器。IT之家 11 月 26 日消息,摄影器材评测机构 DPReview 于 11 月 24 日公布了 2021 年度器材榜。
1、数码单反相机(全称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工作原理数。今天我们来讲解一下相机的知识,我们该怎么选择。一、相机的种类大家经常接触到的相机,一般有3种,数码单反相机、数码无反相机、机身镜头一体相机。这里要注意的是,单反相机并不算是数码相机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