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6 17:36:36 | 浏览:3221
大部分人看到好看的照片就会问:照片是在哪里拍的?用什么手机拍的?后期有什么独特的技巧?
在网上搜到的摄影教程,90%也都是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列出保姆级的操作步骤,比如拍摄时段、拍摄机位、手机型号、滤镜编号甚至是交通指引等等。
快餐式的拍摄教程的确能满足大众对摄影知识的渴望,但拍摄场景一变化,你是不是又不会了呢?
那么摄影到底要学什么?
摄影是在一个复杂、变化的场景中选择合适的事物,通过强有力的视觉构图将其呈现出来,是客观因素与主观思维的表现。
每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不同,拍照时的思维方式肯定也不同。有的人对于决定性瞬间情有独钟,喜欢在光影的明暗之间记录下最精彩的瞬间。
©Moises Levy
©Roy-Pan
而有的人,会把视觉艺术融入进摄影当中,将摄影手法隐藏其中,通过更抽象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观察。
©Nastaran Farjadpezeshk
©Keith-Brofsky
这两者都属于某种摄影理念或者审美倾向的表达,是我们要不断去学习和追求的方向,而从学习摄影技术到提升审美,中间还有一个拍摄经验需要积累。
对于任何一名摄影新手而言,都会遇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何克服拍摄时的紧张、如何应对”不好看“的场景、如何保持高效的出片率?
我想如果我能从过往的拍摄中梳理出一些比较实用的方法,或许对于正在学习手机摄影道路上的你会有很大的帮助。
One .
-
如何克服紧张?
除了自拍,90%的人在陌生的环境下拍照都会感到紧张,尤其当你发现周围很多人都在看你拍照的时候,你只能硬着头皮假装自己很懂,各种找角度按快门!但你知道,出片率并不高!
要当一名合格的摄影师首先得脸皮厚,要懂得规避周围人看你的眼睛,想着如何让自己更加从容地在这个陌生环境下拍摄,这里分享一个「从小到大」的拍摄方式给大家。
当我们把注意力聚焦在小的事物时,你自然会忽略周围人看你的眼光。
比如到一个商场拍照,你可以先用长焦拍摄建筑的局部,让自己的注意力始终放在“找细节”上。
接着你可以尝试用2倍或3倍焦段拍摄建筑的线条结构,这时你的注意力会放在如何结合现场的光影。
完成以上两组照片之后,你其实已经不知不觉地适应了这个环境,这时我们再尝试用主摄、超广角将行人、光影、线条、色彩融入进你的创作当中。
虽然这个时候还是会有人在看你,但其实内心的陌生感已经消减很多,在拍摄时机的把握上会显得更加从容。
我不知道大家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去克服内心的紧张情绪?如果有,非常欢迎在评论区跟大家分享。
Two .
-
没有可拍的怎么办?
有时候你会遇到一些很普通的场景,你不知道该怎么拍,比如家附近的公园或小区楼下的花园等等。
面对普通的场景我们要学会观察,分析场景中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把我们观察的视野更聚焦。
比如下图这一个普通的场景,整体看过去没什么特别的,但是我们可以从数量关系、色彩关系、大小关系等角度切入。
比如利用单一的色彩背景,人为制造色彩关系。
利用单一的色彩背景,拿出另一部手机制造虚实关系
利用密密麻麻的背景,制造数量关系
寻找掉落的树叶,把草坪想象成天空,让“蝴蝶”飞起来。
除了思考元素间的关系之外,还可以靠近拍摄,用手机微距放大细节。
面对普通的场景,如果大视角没什么好拍的,那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寻找小景别。
比如看到在大树下有一些枯萎的枝干,我们就用微距镜头来突出枯萎的状态。
比如周围环境有明显的明暗关系,我们就可以用微距去突出某一片树叶。
从小景别入手,结合元素的位置、数量、色彩关系进行发散式的拍摄,拍植物如此,拍摄人物、建筑、风光、静物也是如此。
Three .
-
如何让自己高效出片?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每次出去拍照总是很难有满意的照片,这其中最主要问题是你缺乏画面感,不知道哪些值得拍,哪些是可以略过的?提升出片率的方法推荐以下三个:
1. 强化画面感
有一个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就是在你出发之前了解一下拍摄目的地,做一个简单的攻略。再根据目的地特点,在网上收集一些符合这个场景拍摄的样片。
在出发之前反复看案例图,这些例图在短时间内会带来非常很强烈的画面感。
比如要拍摄一组雨天的照片,就需要在出发前反复看一些你认为还不错的雨天照片,去帮助你获得更多的拍摄灵感。
比如上周我要去宜家直播如何拍静物,出发之前我会把历届IPPA、MPC静物组的获奖作品再看一遍,即便很多作品我已经看过无数次了,但每次拍照之前「再看一遍」的效果是最好的。
2. 停下来观察
高效出片不是走得快走得多就越好,而是要学会停下脚步!比如主动寻找海拔落差,像天桥下、旁楼梯都是高效出片拍摄位置。
但注意,不是拍一张就马上走,你可以等待不同的人物、切换不同的焦段、结合不同的前景进行拍摄,这样做的好处是后期选片的时候,可以挑选的素材会更加宽泛。
3. 观察周围环境
日常拍摄会有一些特定的方式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出片,比如主动寻找有反光面的物体,在一个普通或杂乱的环境中,一堵落地玻璃窗的出现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
还有就是多留意你周围的框架,比如门窗、树冠、植被的缝隙等等,利用这些空间缝隙去制造层次感,同时也能让你的照片主题显得更加的突出。
大部分手机摄影师拍照并不是在想“我用什么参数?用什么构图?”
而是在思考如何让自己有更好的拍摄状态?如何更好的表达拍摄主题?如何让照片的形式看起来更新颖有趣?等等问题上。
多去了解摄影师的拍摄习惯,也许更能帮助你积累更多实用的拍照的经验。
希望今天分享的几个方法会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喜欢这一类谈论经验的文章,记得点赞、分享或者留言告诉我!
今天摄影自学班,通过一组照片,帮大家解析“那么几个”规律中的一个。用12张优秀照片,总结1条摄影技巧,解析好照片背后的规律好看的摄影作品,千变万化,背后的规律,其实就那么几个。好似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你会发现,啊,原来如此。
将拍摄对象抽象化在画面中获取这些中性物体或抽象物体会给图像带来额外的因素。它给图像增加了一些戏剧性。SteveMcCurrySteveMcCurry巧用几何形状寻找形状,图案,对称性,捕捉
2021年12月1日上午,失联3天的摄影师鹿道森找到了。我们没有迎来一张充满阳光的笑脸,相反,他安静地躺在那里,没有了呼吸。生前,他在微博中写道:“无需为他立碑,只愿玫瑰年年为他盛放。”翻着他的微博,阅读他留给世界的文字,事情的真相,这才渐
千万要小心拿好,我就把太阳托付给你了……这是来自印度的摄影师米特什·帕蒂尔(Mitesh Patil)拍摄的一组有趣的照片。帕蒂尔的摄影棚就是海边的沙滩,灯光就是自然的阳光,模特们就是他的小伙伴们。比如下面这张照片,不少人会以为它并非真实的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应该怎么去做呢? 新手不知道应该去了解哪些内容,下面就跟我一起来看看,让你变成专业的摄影师。相机常识了解相机的工作方式和基本的原理(例如光线、曝光、对焦、景深、视角),并且知道如何避免常见的摄影错误,例如过度曝光、
这7句摄影口诀,包含几乎所有构图技巧,好记好用摄影中,突出主体的方式有很多,有运用色彩,有运用虚实。通过构图,来突出主体,是很常用的摄影技巧。构图是基础,掌握基础,能帮我们开阔思路。摄影自学班,总结7句口诀,囊括了常见的构图方式,介绍怎么通
看够了山山水水,可以学习拍摄一些有趣的照片,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拍摄出来,方法也都很简单,摄影自学班,这篇教程介绍12个拍出趣味的技巧,你可以模仿着用起来。一、人和物体的借位。人和物体借位拍摄,可以形成特殊的拍摄效果,比如像上图这样,利用近大
尽管受到全球芯片短缺、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2021 年的新产品并不多,但是各大厂商还是推出了一些旗令人耳目一新的摄影器。IT之家 11 月 26 日消息,摄影器材评测机构 DPReview 于 11 月 24 日公布了 2021 年度器材榜。
一加9系列手机的「一加|哈苏手机影像系统」自发布以来,受到了诸多摄影爱好者和用户的好评。而「哈苏专业模式」则为专业用户留下更自由多发挥空间。「哈苏自然色彩优化」能轻松拍出色彩自然丰富哈苏味十足的照片。
1、数码单反相机(全称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工作原理数。今天我们来讲解一下相机的知识,我们该怎么选择。一、相机的种类大家经常接触到的相机,一般有3种,数码单反相机、数码无反相机、机身镜头一体相机。这里要注意的是,单反相机并不算是数码相机的分类。